在科技与能源行业发生重大转变之际,大型科技公司正将核能视为应对AI巨量用电需求的解决之道。
微软以16亿美元与Constellation Energy签署协议,重启宾夕法尼亚州三里岛的1号反应堆。该反应堆预计2028年上线后将提供835兆瓦无碳电力。这份为期20年的购电协议,是美国首次将已停运的核反应堆重新投入运行。
谷歌也不甘示弱,与Kairos Power合作开发多达7座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预计到2030年总发电量将达500兆瓦。谷歌能源与气候高级总监Michael Terrell强调:“核能可以在全天候清洁满足我们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Meta于2025年6月加入核能阵营,与Constellation Energy签署20年协议,通过伊利诺伊州Clinton清洁能源中心为其AI业务供电。该合作将使电厂产能提升30兆瓦,同时保留1100个本地工作岗位,并每年带来1350万美元税收收入。
亚马逊则在核能领域多线布局,包括与X-Energy和Energy Northwest合作,在华盛顿州开发SMR,并计划在宾夕法尼亚州建设两座数据中心园区,几乎全部使用Talen Energy核电厂提供的近2吉瓦电力。
AI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用电需求。高盛预计,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将激增165%,可能占美国总用电量的9%。传统电网和可再生能源难以单独满足如此指数级增长。
然而,核能项目仍面临高额资本投入、建设周期长和监管障碍等挑战。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虽前景广阔,但仍主要属于“下一个十年”的技术。核废料管理和安全的环保担忧依然存在,尽管支持者认为,与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相比,核能的无碳优势和可靠性更具吸引力,足以抵消这些风险。
正如美国能源部长Chris Wright在最新政策指令中指出,美国计划在未来25年内将国内核能产量提升四倍。随着多州通过立法支持先进核能发展,由AI驱动的核能复兴正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