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基因学家Verena Schünemann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揭示历史上最致命大流行之一的机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重建了首个瑞士1918年流感病毒基因组。
研究人员利用了苏黎世大学医学收藏馆保存的一份逾百年历史的病毒样本。该样本来自一名在1918年7月大流感首波中去世、并接受尸检的18岁患者。
“这是我们首次获得1918-1920年大流感期间瑞士的流感病毒基因组,”Schünemann教授解释道,“这为我们了解病毒在疫情初期如何在欧洲适应,提供了全新视角。”
基因分析显示,瑞士毒株在当时已具备三项关键的人体适应性突变,并在疫情期间持续存在。其中两项突变使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抗病毒成分产生更强抵抗力,这一屏障对于禽类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至人类至关重要。
与结构稳定的腺病毒DNA不同,流感病毒以RNA形式携带遗传信息,极易降解。“古老的RNA只有在极为特殊的条件下才能长期保存。因此,我们开发了一种新方法,以提升从此类样本中回收古RNA片段的能力。”该研究第一作者Christian Urban解释道。
这项开创性研究展示了先进AI基因组分析工具如何彻底革新我们对历史病原体的认知。通过解析1918年病毒致命性的遗传特征,科学家们为未来大流行的预防和应对积累了关键经验。新开发的方法还可用于重建更多古RNA病毒的基因组,帮助研究人员验证回收RNA片段的真实性。
该研究成果对未来大流行的应对尤为重要。“深入理解病毒在大流行期间如何长期适应人体,有助于我们建立未来疫情的预测模型。”Schünemann教授表示。这一融合历史流行病学与遗传传播模式的跨学科方法,为预测和缓解未来疫情爆发提供了循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