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生成内容日益泛滥的数字环境下,DuckDuckGo 通过推出一项新过滤功能,帮助用户在搜索结果中隐藏 AI 生成的图片,坚守内容真实性。
该功能于 2025 年 7 月中旬上线,旨在回应用户关于 AI 图片使得难以找到真实内容的不断抱怨。用户现在可以在图片标签页通过下拉菜单切换是否显示 AI 生成的图片,或在搜索偏好设置中启用该选项。
DuckDuckGo 在公告中表示:“我们对 AI 功能的理念是‘私密、有用、可选’。你应该自己决定生活中需要多少 AI——甚至是否需要 AI。”
该过滤器依赖于手动整理的开源黑名单,包括 uBlockOrigin 的“nuclear”列表和 uBlacklist Huge AI Blocklist。DuckDuckGo 承认该系统无法 100% 拦截所有 AI 生成内容,但能显著减少搜索结果中出现的合成图片数量。
对于追求完全无 AI 体验的用户,DuckDuckGo 还推出了 noai.duckduckgo.com 这一特殊子域名,在这里 AI 图片过滤会自动启用,且如 Duck.ai 和 AI 辅助摘要等其他 AI 功能默认关闭。
此举正值人们对互联网被所谓“AI 垃圾”——即由生成式 AI 工具创作的低质量、易误导内容——充斥的担忧日益加剧。有估算称,当前网络图片中超过 60% 是 AI 生成或经过大量修改的。DuckDuckGo 的过滤器为用户掌控线上体验迈出了重要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DuckDuckGo 在展示该功能时,特意以搜索“小孔雀宝宝”为例,暗指谷歌近期的争议事件——当时谷歌搜索“小孔雀宝宝”时,返回的多为 AI 生成图片而非真实照片。尽管谷歌已解决该具体问题,但 AI 内容主导搜索结果的更广泛现象在各大平台依然存在。
DuckDuckGo 计划未来推出更多过滤选项,具体细节尚未公布。作为首个为用户提供 AI 内容过滤功能的大型搜索引擎,DuckDuckGo 继续以其对用户隐私和选择权的承诺,强化自身差异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