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日本自供能AI突触模拟人类色觉

东京理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突破性的自供能人工突触,能够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以极高精度区分颜色。该器件集成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自行发电,无需额外电路即可执行复杂的逻辑运算。这项创新解决了机器视觉领域中处理视觉数据通常需要大量计算能力和能耗的重大难题。
日本自供能AI突触模拟人类色觉

由东京理科大学生田贵史副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创造出一种有望彻底改变AI在边缘网络上处理视觉信息方式的人工突触。

该突破性器件于2025年5月12日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其核心是结合了两种对不同波长光有不同响应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与传统需外部电源的光电人工突触不同,这种新型突触通过太阳能转换自行发电,非常适合对能效要求极高的边缘计算应用场景。

该系统能够以10纳米的分辨率区分可见光谱内的颜色,接近人眼的色彩辨别水平。它表现出双极性响应:在蓝光下产生正电压,在红光下产生负电压,从而无需额外电路即可执行复杂的逻辑运算。

“我们相信,这项技术将有助于实现低功耗、具备接近人眼色彩辨别能力的机器视觉系统。”生田博士表示。研究团队通过在物理储备计算框架中应用该器件,识别用红、绿、蓝三色记录的人体动作。在仅用单一器件的情况下,对18种颜色与动作组合的分类准确率高达82%。

这项研究的影响覆盖多个行业。在自动驾驶领域,这类器件有望实现更高效的交通信号灯、路标和障碍物识别。在医疗健康领域,它们可为可穿戴设备供能,实现低电量监测血氧等生命体征。对于消费电子产品,这项技术有望带来电池续航大幅提升,同时保持先进的视觉识别能力。

随着边缘计算的持续发展,Gartner预测到2025年将有75%的企业数据在边缘侧处理,像这种自供能人工突触的创新将成为在资源受限环境下赋能AI能力的关键。

Source:

Latest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