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AI生成的搜索摘要正在重塑数字生态,令互联网生态中的赢家与输家分化愈发明显。
自2024年5月上线以来,AI摘要现已出现在约20%的谷歌搜索结果中。根据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3月的数据,这一功能在较长、以问题为导向的查询中尤为常见——在以“谁”、“什么”、“何时”或“为什么”开头的搜索中,AI摘要出现率高达60%。
AI摘要对网站流量的影响极为显著。SimilarWeb报告称,截至2025年6月的过去一年,全球超过1亿个网站域名的搜索流量整体下降了约15%。对出版商而言,更令人担忧的是,新闻类搜索“零点击”比例(即用户未点击任何网站)自AI摘要上线时的56%上升至2025年5月的近69%。
教育公司Chegg受影响尤为严重。2025年1月,其非订阅用户流量同比下降49%。情况恶化至2025年2月,Chegg对谷歌提起诉讼,指控其AI功能正在摧毁自身商业模式。小型食谱和健康类博客也遭受重创,一些独立网站自AI摘要出现在常见查询后,首页流量损失高达65%。
用户行为的转变十分明显:当搜索结果中出现AI摘要时,仅有8%的用户会点击传统链接——这一比例仅为未出现AI摘要时的一半。更值得关注的是,仅有1%的用户会点击AI答案中嵌入的来源链接。
谷歌一直为该功能辩护,称“AI摘要为更多元化的网站带来流量”,并质疑相关流量下滑研究的方法论。然而,谷歌至今不愿公开自身关于外部点击的数据。
对于网站所有者而言,适应这一新现实成为挑战。有些人正针对AI摘要优化内容,采用结构化数据和清晰标题以提升被引用概率;另一些人则在搜索之外多元化流量来源,转向邮件通讯和社交媒体等直接用户关系。
随着AI持续重塑搜索,谷歌、内容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的根本关系正经历深刻变革——这一变革或将永久改变开放网络的经济格局。